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正文

ERP 软件业的当前和发展趋势(七)续

来源:河南骏朗信息技术  2016/10/8 9:44:26   浏览次数:
[导读]:ERP 系统的技术融合IT 领域的最新成果而日趋先进,网络化计算技术势不可挡。ERP的技术发展目前集中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

技术先进性:网络、面向对象及事件驱动


ERP 系统的技术融合IT 领域的最新成果而日趋先进,网络化计算技术势不可挡。ERP的技术发展目前集中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:


1、ERP 底层的技术支撑体系由传统的客户/服务器模式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技术体系发展。

进入九十年代后期,作为ERP 系统底层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。GartnerGroup 对此的评论是“1997 年的网络计算模式像1991 年的客户/服务器模式掀起的革命一样,并将更有力地席卷整个市场……”。同样的,其他各知名评论机构对此均作出热烈的响应,AMR 提出了“网络业务对象——NBO(Network Business Object)”, Hurwitz 提出了“Hyper-Tier”的概念等等。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技术体系取代传统的客户/服务器体系的时代已经到来,而ERP 领域的著名提供商J.D. Edwards 公司提出的可配置网络计算技术体系CNC(Configurable Network Computing)则是这一概念在ERP 领域的典型代表,它有如下特点:

●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模式:传统的客户/服务器体系中的设备资源一旦安装好后,其担负的角色便固定下来,服务器只能作服务器用,客户机只能作客户机用。由于这种限制,其中的某一关键环节如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出现问题,则会导致整个体系的瘫痪。而采用CNC技术,整个网络上的资源在ERP 系统安装后仍可灵活配置,各种设备的角色可以互换,大大提高了整个体系的可靠性,同时任务可按负荷大小进行重新分配,动态分布,增加了各设备的利用率,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,也使系统面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大大增强。

●业务应用同技术体系分离:由于CNC 技术采用了中间件技术(Middleware)并提供集成的开发工具(Toolset),用户或系统分析员不需要了解底层的数据库、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协议等烦琐的细节。利用开发工具提供的可视化设计等功能,在不需编写源代码的情况下就可生成新的应用功能,并且这一新的功能可在多种平台上运行。这样业务人员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,能迅速地将新的业务模式注入到ERP 系统中,真正做到业务环境与信息系统同步运作。

●伴随企业共同成长:由于可配置网络计算技术(CNC)具备动态的数据与逻辑的分布配置功能,企业可根据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,应用从主机为中心(Host-Centric)到瘦客户机(Thin-Client)配置的不同运作模式,或多种运作模式的并存。同时可在原有的基础上集成最新的技术,如Internet 等, 做到真正的 N-Tier 运作模式,因此它可伴随企业共同成长。

分享到: